在線客服
近年來,伴隨著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以及全裝修政策快速推進,推動了工程建筑涂料市場快速發展。但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三道紅線”、房貸集中管理相繼推出后,我國房地產行業開始步入下行通道。
特別是2022年,房地產市場銷售幾乎全年處于下行。作為房地產后周期產業鏈上重要的一環,建筑涂料與房地產的投資開發緊密相關,當前房地產行業下行壓力加大,使得建筑涂料市場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有機構發布研報預測,2022年我國建筑涂料市場規模大幅縮小達24.5%。
不過,隨著信貸、債券、股權三個房企外部融資渠道全面打通,且允許銀行開展保函置換預售資金業務,政策著力化解存量項目風險,解決“保交樓”增量資金來源痛點。房企融資“三箭齊發”下,有望持續推動“保交樓”進程。再疊加疫情防控全面放開,明年宏觀經濟回暖,2023年建筑涂料市場需求有望回升,但需要把握好結構性增長機會。
01
今年建涂市場規模大幅縮減
作為地產影子股,隨著房地產大牛市落幕,取而代之的是房市下行,需求不振,線下慘淡,尤其2022年房地產調控導致建筑涂料行業整體發展承壓,再疊加疫情反復、原材料成本上漲、行業競爭加劇等,建筑涂料市場一改過去幾年的強勁勢頭,情況急轉直下,使得2022年整個市場都處于寒冬。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3863億元,同比下降9.8%。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9685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5%。房屋新開工面積111632萬平方米,下降38.9%。房屋竣工面積55709萬平方米,下降19.0%。
涂料企業是房地產的下游企業,當上游企業出現較大變化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建筑涂料類產品的滯銷,從而影響各大企業的營收。財報顯示,立邦中國工程業務收入2022年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降幅分別為5%、5%、6%;三棵樹工程墻面漆業務營收2022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6.14%,亞士創能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36.62%。
除上述企業外,今年以來幾乎所有頭部企業及其他不同企業的工程業務均明顯受到房地產下行的不利影響,有的頭部企業工程業務收入甚至出現腰斬。不僅如此,受部分下游房地產客戶資金周轉困難等影響,很多企業的應收賬款大幅攀升。同時,受收入下滑以及原材料漲價的綜合影響,企業的利潤也在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立邦中國、三棵樹等少數頭部企業2022年家裝漆零售業務實現了大幅增長,但地產行業景氣度的下滑抑制了人們的裝修需求,再加上全國多地受到疫情反復的影響,導致整個建筑涂料行業業績普降。
有機構發布研報,將涂料市場分為新建/存量市場,其2021年市場規模分別為1012億元/278億元,新建市場中商品房、公建、工廠、基建市場規模則分別為648、253、81、30億元。在房地產新建房市場中,央國企規模為270億元,民營房企規模為631億元。測算民營房地產企業2022年竣工“腰斬”后,涂料整體市場規模縮小24.5%至975億元。
02
2023年建涂市場需求有望回暖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政策經歷了從寬松到持續收緊的過程,并先后出臺“三道紅線”、“集中供應土地”等調控措施,導致房地產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自2021年下半年起,恒大地產也深陷“爆雷危機”。
特別是2022年全年,整個房地產市場進入了冰點。有機構發布研報稱,估算出2022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房屋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和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分別下降4.1%、35.3%、19.4%和15.4%。
由于“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因此國家密集出臺各項政策來改善房地產。“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我們已出臺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城鎮化仍處于較快發展階段,有足夠需求空間為房地產業穩定發展提供支撐。”
注意到,自2022年11月以來,我國房地產政策端持續發力,“三支箭”助力改善房企融資環境,推動“保交樓”落實,房地產竣工端預計率先獲得修復。另一大利好就是疫情防控全面放開,也將會推動明年的房地產和建筑涂料市場需求回暖。
有機構預測,2023年房屋竣工面積約為9.4億㎡,同比上升約為19.5%,2023年竣工端數據有望呈現觸底反彈態勢。隨著交房周期到來以及保交房的背景下,新開工有望加速向竣工傳導,支撐地產鏈需求,將帶動下游建筑涂料、保溫材料及防水材料等建材需求回暖。
建筑涂料行業為典型的地產后周期市場,其需求與地產精裝、毛坯房裝修、存量房二次裝修密切相關,自2021年下半年起,我國地產行業整體承壓,房屋竣工面積增速放緩,2022年1-11月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滑19.0%,自2021年4季度至今,地產購房端寬松政策密集發布,疊加近期地產融資端利好政策,均助力地產竣工數據邊際改善。
03
多點挖掘涂料市場需求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銷售疲軟、原材料價格仍處高位、全國疫情反復成為壓在涂料企業身上的“三座大山”,全年經營承壓。展望明年,這些因素均可能會有所改善,將會利好整個涂料行業。與此同時,遭受抑制的建筑涂料市場需求,明年也將會迎來回暖。不過,涂料企業需要從市場、渠道到產品進行結構改變,把握好建筑涂料市場的結構性增長機會。
巨大的存量房市場將持續釋放建筑涂料需求。數據顯示,2001-2021年我國各年房屋竣工面積從2.73億㎡增長至10.14億㎡,合計竣工面積為167億㎡,存量房屋面積體量龐大,存量建筑翻新、二次裝修或重涂將創造建筑涂料需求。有機構發布研報預測,我國近10年以來房屋竣工面積高峰在2012-2016年,按照10年改造周期,則未來幾年我國存量房屋翻新將逐漸進入高峰期。有機構預測,中長期我國建筑涂料市場空間將達到1600多億元。
不過,存量房屋翻新、二手房裝修持續創造的主要是C端建筑涂料需求。1)存量房屋翻新: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2009年我國商品房銷售市場處于飛速發展階段,銷售面積從1.86億㎡增長至10.48億㎡,CAGR高達18.85%,通常房屋裝修翻新周期為10-15年,2000-2009年地產新房銷售和竣工快速增長期對應當前存量房翻新市場,存量房翻新的市場需求有望逐步釋放。
2)二手房裝修:根據億歐智庫報告顯示,我國一線城市新建住房市場放緩,逐漸邁入二手房交易時代,2021年全國二手房交易規模達到7萬億元,占全部住宅交易規模的比重超過30%,成為我國商品住宅銷售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手房重裝修市場規模可觀。3)家裝局部重涂:建筑涂料作為家裝產品,其消費屬性顯著,局部重涂過程實施相對簡便,居民對家庭居住環境的局部調整需求有望創造C端重裝市場增量。
存量市場主要以零售為主,因此涂料企業需要適時調整渠道、客戶和市場結構。地產市場逐步進入存量時代,在大B端承壓下行的背景下,涂料企業可以積極發展住房小B端、住房C端和非房工程渠道,加速發展非房業務。特別是補齊C端渠道短板,涂料企業要通過渠道下沉,發展經銷商、增加專賣店及持續開拓分銷網點等方式擴大渠道覆蓋率,強化C端業務市場競爭優勢。
抓住非房市場釋放更為廣闊的涂料需求機會。房地產不代表整個建筑市場,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當前在大基建、市政工程、學校、醫院、酒店、工廠、養老、旅游等多種建筑場景有很多涂料市場需求;此外,國家還出臺政策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政策支持,保障房建設的落地也促進涂料行業需求上行。
住宅類地產雖短期承壓,但營業性房產、生產性房產、行政事業性房產及公用基礎設施等非住宅性地產仍存在廣闊空間。加之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城鎮居民對于居住品質提升的需求促進家裝領域的快速發展等方面影響,建筑市場整體規模依舊可觀。可以說,涂料企業挖掘的市場需求還非常多,因此可以多點挖掘涂料市場需求。
抓住國家政策帶來的涂料市場紅利。當前,國家正在加速推進全國老舊小區改造,將會推動B端建筑涂料市場需求。2019年住建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正式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2年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1萬個、840萬戶,截至今年8月底,已開工建設4.83萬個小區、799萬戶,按小區數計算占年度目標的94.4%,老舊小區改造的持續推進為涂料行業帶來增量房涂刷需求。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綱要》為未來十數年的基建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重點領域老基建補短板,新基建加快建設。綱要第(十三)條較為系統地指明了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態環保、社會民生六大補短板方向;第(十四)條則較為充分地介紹了新基建信息、融合、創新三大新基建方向。
除基建外,《綱要》重點強調了新型城鎮化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等內容。要分別做到“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進城市設施規劃建設和城市更新”,同時還要積極推進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城市更新持續推進將帶來棚改、危改、地下綜合管廊等建設機會,帶動交通設施、水利設施、安置住房等老舊設施完善升級。同時,家庭裝修等居住消費的促進將共同提升消費建材的市場需求,涂料等翻新頻率較高的后周期建材有望受益。
今年3月,住建部下達到2025年“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目標,多地通過補助、用地寬松等經濟激勵措施積極落實。若4億平方米節能建筑目標全部實現,其測算得十四五期間相關低能耗建筑材料將新增2800億元市場需求,其中外墻保溫涂料有望受益。
在渠道和市場結構方面,涂料企業要進行適當的優化和調整,特別是向農村市場進行深耕。近年來,隨著一二線城市的飽和,涂料市場需求主要體現在存量翻新,而增量市場很少;但在三四線市場,涂料市場可挖掘的潛力仍巨大,特別是增量市場。因此,涂料企業需要加快向低線城市和農村的市場滲透。
由于一二線城市的消費結構已相對成熟和穩定,消費擴容和升級空間尚待進一步挖掘,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體系整體尚待成長和發展,居民的消費升級需求相比大城市可能更為突出。另一方面,中央一再提倡的消費下沉趨勢,為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擴容提供了優渥土壤。
此外,隨著共同富裕、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等國家政策的不斷推進和落實,以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為代表的新消費形式逐漸成為主流,使得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自由職業者”等群體有了消費升級的觀念和途徑,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低線城市的消費增速。
在供給端方面,涂料企業需要加快產品的迭代升級,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好產品、好服務。“2023年。建筑涂料行業的結構性機會依舊來自于創新,特別是技術和產品方面的創新,行業需求由創新新品驅動,只有供給創新才能持續創造需求增量。”涂界觀察員李明月分析表示。
《綱要》指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要求和發展條件都呈現新特征,特別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體上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李明月分析指出,隨著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者需要轉向更全面、更優質、更高端的產品以及端到端的完整系統和服務提供(一站式服務),因此涂料企業要持續開發更高品質的產品來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好。“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優質供給將不斷擴大,質量品牌效益將日益突出,涂料企業的質量品牌將成為其產品參與市場競爭的一把金鑰匙。”
同時,涂料企業需要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開發出好的產品,比如學校、醫院等公建屬人口密集型場所,對建筑涂料的防火、防霉、殺菌、抗病毒等要求較高;上班族每周有較長時間待在辦公室,辦公樓的建筑涂料更要求環保健康。
此外,涂料企業還需要通過不斷升級產品和豐富產品線,推出符合環保需求的升級產品,比如加快高端裝飾涂料產品的銷售占比,加快外墻仿石質感涂料向低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推進,加快提升藝術涂料等個性化產品的市場滲